2013.7 陳建宏
~~寫在前面~~
學習音樂曾是每個家長小孩的夢想 礙於諸多環境因素 許多很有音樂天分的小孩沒有機會接觸這個夢想 殊為可惜 是個人的遺憾 也是國家的損失
奇美集團創辦人企業家許文龍先生 就曾有這個夢想 可這個夢想在他童年時期未能實現 長大後才有能力一圓這個夢想 小提琴伴他渡過許多歡樂時光
甚而在功成名就之後 他將這個夢想惠及更多下一代 在藝文方面為國家留下許多寶貴的資產
社會上有許多善心人士在事業成功之餘慷慨回饋鄉里 有宗教 醫療 辦學 藝文 濟貧…等 或直接捐助 或成立基金會運作各類事務 都極具意義
有些事情能有立竿見影的成效展現 能贏得立即的掌聲
而有些雖需要較長時間耕耘才能收獲 但影響是更深遠的 美名更長久
音樂教育即屬此類 它沒法速成 卻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創造生命中許多的美好
相信許多事業成功人士 都有熱忱願意為社會盡點心力 營造祥和溫馨
也有許多小學主管們都充滿願景 期待校園充滿音符飄揚 活絡藝文氛圍
期盼社會菁英們 願意為我們的下一代共創更精彩的未來盡點心力
感謝 感謝
一、前 言
本計劃案以小提琴為主 中提琴、大提琴或其他樂器待小提琴推展有初步規模之後再做考量
無可諱言的小提琴算得上是眾多樂器當中較難學好的樂器 光是要將幾個基本音練得準 小蜜蜂、小星星拉得不難聽可能就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儘管學習小提琴的門檻、瓶頸 一關又一關 可學上來的話 它的聲音是很動人的
能為自己及週遭增添許多色彩
現在的小孩許多人有足夠的音樂天賦 但是學琴的特質及環境卻明顯不足
有人天分不錯 經濟不是問題 但卻學不好 問題出在家長 老師及學琴的氛圍上
有人天賦很棒但卻沒有機會學習樂器 有些是經濟問題 也有些是家長想法問題
本計劃案主要是結合社會資源 共同開發下一代的天賦潛能 透過熱心人士與弦樂專業教師的努力 讓音樂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美好 讓生活增添許多感恩與感動
推展國民小學弦樂教育是一項困難的工程 但努力耕耘定會有甜美的果實等著
經費的募集是因素之一 社會上有許多善心人士 甚至許多企業主都想以各種方式回饋社會 只是在音樂教育方面不曾有好的計劃打動他們
本計劃目的之一就是以務實的角度提出策略及願景 讓有心力回饋社會的愛心主們能夠看到這項工程的價值 願意付出己能共襄盛舉
近年來音樂人才越來越多 可音樂學習氛圍卻沒有相對提升 沒能讓更多人薰陶優質經典的音樂 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可惜的
造就一位音樂人才所需付出的家庭及社會成本相對較多一些 但卻沒能發揮更大價值 殊為遺憾
這個社會需要什麼 除了顧民生拼經濟 更多漂亮數據 更高科技尖端醫療等之外
我們是否都忙於外在表像數字的追逐 而忘卻了本質內涵人文方面的提升呢
就弦樂教育來說 十萬塊能完成什麼工程
五十萬 一百萬 五百萬 一千萬…能做多少事
少有人仔細推敲過 就讓有二十多年務實經驗第一線的提琴教師來說說吧
先說十萬塊好了(以下均為概算)
可買20把2500元的小提琴(共5萬元 初學者用便宜的樂器即可 還可重複使用)
可組兩個小提琴團體班 每班10位 每周上課一次80分鐘(或上兩次亦可)
另外5萬支付一學期15堂左右的兩個團體課教師鐘點費 還剩一些補貼車馬費
15堂課 × 1500元 × 2個班 =45000元
(情況也有可能是小提琴3200元 學員15人免強擠在一班 每週上兩次課 共93000元) 如表一:
|
琴價 |
上課人數 |
每週上課次數 |
經費概算 |
A班 |
2500元 |
20人 分兩班 |
1次(每次80分鐘) |
2500×20+1500×15×2=95000元 |
B班 |
3200元 |
15人 成一班 |
2次(每次80分鐘) |
3200×15+1500×15×2=93000元 |
這十萬塊可在一學期內讓20個小朋友有機會學到3~5首的小提琴曲
以常態現象來看 這裡頭至少有兩三成是值得繼續栽培的
而如果一開頭就經過篩選的話 那比例更高
致於後續 則計劃評選及獎勵制度 來繼續栽培有天賦及特質適合學琴的小朋友
花個三十~五十萬 在兩年內應該就會有顯著成效展現
分短中長程計劃 於後文中詳述
此計劃第一步是籌組弦樂教師聯盟(後文詳述)提出願景及施行細則 供有意願推展的學校以及牽成美事的贊助者們參考
贊助者可指定學校 地區 或共同商定招生辦法等
學校亦可自行募集經費 共同擬定辦法推展弦樂教育
以下就從「師資」談起
二、提琴教學聯盟
師資水準:
本著二十多年小提琴個別教學及十多年團體教學經驗來看 個別教學與團體教學有不同難度 團體教學又分為十人以上的大團體及3~5人的小團體 國內甚至出現過極少數20人以上的超大團體班 但成效不彰
十多年前(1995~)本地曾有某教學法推出一套小提琴教學系統 包括教材 師資訓練 及招生規劃等 主持者為某大學資深小提琴教授 著作有許多關於小提琴團體教學的論述 也曾推廣於部分小學 雖他本人有很高的演奏水準及教學理論基礎 但幾年後就沒落了 究其原因如下
其一 出發點有點商業化 其二 師資基礎不太具專業演奏能力者有之
雖然團體教學不太能夠讓學生學到篠崎第四冊以上的程度 能讓學員完成篠崎第三冊程度的就已經算是很厲害了 但是老師至少也要有篠崎第六冊以上的即席演奏及教學水準
師資來源:
組成「提琴教師聯盟協會、學會或基金會」 功能有教學經驗分享 研究策略改善教學方法 計劃音樂活動 協調授課教師 文案推廣 授予證明 樂器選購維修流用
讓小朋友快樂有效率的學習為目標
聯盟之註冊名稱 組織章程及願景 負責人 成員資格及職務等依序規劃之
(組織章程另件)
執行總監之職務最重要 負責老師之間橫向聯繫 以及與企業贊助者級學校負責人員縱向的溝通
三、學員&招生
對象可以是全校或某學年 或某些班 或篩選過的 或自願報名…依學校狀況而訂
市區學校或鄉下學校招生方式或可不同
招生簡章應載明學程 師資 費用與否 進階篩選制度 音樂活動 網路訊息…
例如:
1.市區學校或中大型學校母群體較多 可經由報名後篩選音樂天分較佳者 免學費 樂器免費或自備 或繳交部分學費 課程結束後依評等退還多少比例之金額
2.鄉下學校或小型迷你型學校 可全班或某些班 或自由報名額滿後開始學習 初級課程結束後進行篩選 通過者可免費中級之課程 或如下第3點
3.初級班後之評鑑結果 作為獎勵(獎金獎品)之依據 及進入中級班之收費優惠比例(或免費)之參考 中級班之評鑑亦是
4.考量高級班之人數或許較少 可鄰近學校合併成班
5.高級班之後不適合再做大團體教學 能通過篩選者也必定具有及加音樂天賦 適合個別教學 或2 ~3人的方式教學 得視學習狀況及家庭狀況決定贊助比例
四、課程及教學
依多數老師教學觀察而言 鈴木的小提琴教本從A大調開始比較簡單 適合團體教學初學者 初級班15堂左右的課程可以學習5首左右 依序為
小星星 小蜜蜂 風之歌 快板 春神來了
自行編輯教材亦可 以簡易為主 勿為求變而繁雜
團體班的教學目的較著重於拉琴興趣的啟發及持續 實不可能奠基扎實深厚的演奏技術 故課程的編排以初級 中級為主 各一學期15堂課 視各校或地區班別的學習等狀況考量是否繼續高級班課程
原則上每個階段課程時數的編排均以一學期上15堂課為主(每週上一次80分鐘)
或一學期30堂課(每週上兩次 每次80分鐘 15週共30次課)
經驗豐富的提琴老師大概於初級班或中級班結束之前就可觀察出每個小孩子天賦可堪造就到何程度 如有天賦及特質都極佳者 可研擬特別教學方式
天賦中上或天賦平平 有興趣繼續學習者 可考慮學費優惠部分比例…
再來是課程進度編選、教學策略、校內校際活動搭配及行動研究核心小組
至於教學聯繫 樂器選購維修 各方溝通…等庶務 於提琴教師聯盟成員集思廣義共同編寫
時下許多小孩學不好樂器 原因之一是耐心不足 一週只練個兩三天者大有人在
設計精美有趣的練習記錄檢核聯絡簿是極有助益的方式之一
課程並非重點 而是在於團體教學現場如何掌握分分秒秒每個狀況的應變
與家長溝通分享 觀念傳達至為需要
請參閱小提琴團體班初級班教學進度 關鍵字「小提琴初級班學習進度」
維持初學小朋友學習的最佳動力是獎勵與音樂表演 尤其上台表演最能引發繼續學習的動力
除了學習中時而給予鼓勵獎勵讚美之外 每期課程結束應安排演出活動
可搭配各校活動演出 或校際之間聯合演出 或由提琴教學聯盟安排音樂活動…
師生共同上台演出 呈現各種不同演奏面向 讓小朋友有機會得以見賢思齊
純音樂演奏 或音樂故事劇 舞台劇…
六、師生家長校方溝通協調
與家長溝通的工作至為重要 影響初學者學習成果除教學者之外 家長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但是大部分家長並沒意識到這點
家長如何在家陪伴練習是需要學習的 而不是叫小孩去練琴 甚至只問小孩有無練琴就可 小孩學琴的過程中 家長有否花心思及時間關注 影響是很明顯的
在教學現場 教學者的情緒起伏有時候是十分巨大的 會有諸多原本預料不到的事情接踵發生 除了教學者之外 校方的聯絡人(或負責人)至為重要
基本上校方人員對於提琴教學這一塊應該大都是陌生的 即使是其它器樂專長的音樂老師對小提琴團體教學也是陌生的 甚至未實際有過團體班教學經驗的提琴老師 或許也得摸索個一陣子 老師彼此的經驗分享及教學相長都可讓教學更有效率
校方應盡量站在溝通協助的角色 讓學生家長教師能有持續的動力共同築夢打拼 對專業老師應予以尊重 客氣對待 求才若渴的態度禮請老師來教學 樂見英才而發掘之的期待來看待小朋友們 方為教育工作者上善寬遠之輩
七、篩選與獎勵
由校方或聯盟會或贊助者….於每個文案提出時一併計劃篩選與獎勵辦法
每個學校情況不同 有些學校有特殊經費來源可專款專用 或臨時提撥
篩選標準由提琴教師聯盟決定之 得參考校方意見
獎勵分為獎金 獎品 音樂演出 下一階段課程之學費或換樂器費用的優惠比例
就中長期來說 如果學生能參加具公信力之比賽獲獎者 亦可列入獎勵
更詳細辦法由提琴教師聯盟組織後 共同擬訂之
八、數位平台
由提琴教學聯盟建制官網 專人網管 會員登錄制 介紹本會宗旨 贊助者介紹 聯盟教師群簡介 成員組織架構 音樂資訊 提琴學習交流平台 心得分享 問題解答 運作狀況 訊息整理….
由聯盟製作一套團體課程網路線上教學攻略 並可使用APP下載 方便讀取訊息
九、中長期願景
造就一位音樂家是很不簡單的 光有天分不足以成事
除了本身具足學習音樂的天賦與特質之外 環境氛圍更是隨時左右著
有人天賦好 卻不得不半途而廢 有人很努力 但方法不對 有人天賦普通 但樂在其中 也有人天賦極佳 卻從不曾被發現者…
家人的價值理念 老師的經驗傳授 大環境的潮流趨勢…等
相信這個社會有許多個林昭亮 胡乃元 只是他們不曾有機會被發掘被造就
本計劃案的目的不在於能找出幾個林昭亮 胡乃元等這樣國際級的音樂家
(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呢)
而是著眼於普羅大眾有更多人接觸與學習經典的東西 讓更多的下一代感受到古典精緻的美好 不輕易被汰換多變的潮流所淹沒追逐
讓心靈多一個角落可以澄淨 提升人文水平 增添祥和喜樂
試想 此希望工程推展順利的話 三年後 五年後會是什麼光景呢
五個學校 推展五年 需要多少經費呢 多少人學過小提琴呢 可辦幾場音樂活動呢 多少家長老師社會人士參與其中呢 能發掘出多少有天賦的小孩呢….
十個學校 二十個學校 推展三年五年又是什麼景況呢
僅以下表概略說明
表二:
|
一所學校 |
三所學校 |
五所學校 |
十所學校 |
|
第一年 上下學期 |
20萬 |
60萬 |
100萬 |
200萬 |
|
20人 |
60人左右 |
100人 |
200人 |
||
第二年 |
費用 |
40萬 |
120萬 |
200萬 |
400萬 |
人數 |
30人 |
90人 |
150人 |
300人 |
|
第三年
|
費用 |
40萬 |
120萬 |
200萬 |
400萬 |
人數 |
30人 |
90人 |
150人 |
300人 |
三年總花費 學習總人數 |
費用 |
100萬 |
300萬 |
500萬 |
1000萬 |
人數 |
80人 |
240人 |
400人 |
800人 |
※第二 第三年以後暫且概估相同狀況
※每學期招收一次 分初級班半年 中級班半年(篩選後可能人數較少)
一個小學校在弦樂教育希望工程經營個三年 花費100萬 能有80位小朋友受到薰陶 以常態分配現象來看
其中大約兩三成是很有天分的 可發展音樂相關之路(約20人左右)
而總人數的3~5%是極具可堪造就的專業演奏人才(2~4人)
一個學校80人的音樂會 或三個學校240人的聯合音樂活動…是何等場景呢
一定有一些無形而精緻美好的力量在小小心靈裡埋下種子 在人群裡蔓延 在未來綻放 我們何期盼望 未來的日子能有如此美好….
自04年以來經由音樂家朋友帶路 我曾經三次到過奇美博物館收藏名琴的庫房 後來得知奇美至今已收藏一千多把提琴 每把最低都是10萬美金起跳 收藏好琴供國內音樂家及優秀的學生借用是美事 但我想到的是這一千多把有借出到一半嗎 一直不斷收藏的價值意義是否都是正面的呢 對於音樂教育是否能有更實際面的作為 大財團或收藏家不斷讓古琴邁向天價豐富了資產 卻也讓後來的音樂家要花更多的金錢才能入手
奇美每年還不斷買幾十把琴 如果有好的文案計畫(如本案)一千把琴與一千零一把琴對奇美來說幾乎無影響 但是少買一把琴300萬台幣(少買一把最低階的琴)可以讓上面的計畫造福多少小朋友.老師.學校 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呢
PS:前幾日遇到管樂同學 我聊了一下計劃構想 他說可否也寫個「國民小學音樂希望工程 管樂教育推展計畫案」來瞧瞧
可以是可以 如果是單一項目管樂器尚且可以 但如果多項管樂 那就複雜多了
況兩千五可買一把提琴 但是管樂大都得上萬…
另一個不同是 管樂的養成期比弦樂短些
+++++++++++++++
暑假閒來突發奇想寫了這個計劃案 立意遠大 可執行起來須面臨諸多考驗
寫完就算完成一件事了 至於有沒有機會得能人參考採用 有無機會展夢 那又是另一件事 需要許多有專業 有熱情 理念相近的人才能逐一實現
應該算是件有意義的事吧 不知此文案能否遇上伯樂發揮它的價值呢 抑或永遠只是個幻想
這計劃有四個核心
1.提琴教師聯盟
2.贊助者
3.學校
4.學生
最主要的是1 聯盟的建立 組織運作 提出各種運作企劃案給2、3
4就沒問題了
至於5 那就是各種願景了
聯盟的教師是專業者的角色 受贊助者懇託 聯盟委派 學校邀請 到校專業指導
而不是謀職的角色 不介入鐘點費 學費 樂器採購等 只專注於教學領域
其餘事項均由聯盟規劃運作
萬事由下而上難 由上而下易 就如執政者掌握執政優勢資源豐富 但更重要的是掌權者的理念高度
音樂教育工程方面是否能跳脫框架有更多的創意呢 近幾年似乎硬體工程完善了不少 甚至有些蚊子館未能發揮運作 假設一座10億的場館 能撥個一百萬做個特定的教育工程(比如本案) 那麼兩年能有什麼樣的成果呢 如果五百萬又能做出什麼事呢 或許也可以用BOT方式經營
許多人都想做善事 但很少人更深入思考如何做善事
很多成功企業家都樂意回饋社會 醫療救助 醫研 獎助學金 各種基金會 但不曾見過有類似本計畫案的希望工程 或許需要有足夠素養高度的企業主才能預見它的價值吧 也或許殂沒有人提過這種希望工程吧
+++++++++++++++++++
前天新聞 四位小小學弟 剛從國防部示範樂隊退伍的年輕人 不急著出國或是賺錢 他們騎著重機 拖著鋼琴及其它樂器環島 將音樂帶到台灣許多角落 用音符啟發人們心中的愛 這四個傢伙 真好樣的
寫這個計劃 並不是為我個人謀出路 我有固定的收入 順利的話再過四.五年將可退休 不愁生活 人生的境遇讓我對錢財比起同輩中淡泊許多(有事蹟資料可佐證)
這幾年僅收很少的學生 維持幾個台柱能將學校弦樂團撐到一定的水準就夠了
機會讓給年輕一輩的人才吧 況我年紀也漸大了 體力不如從前 很多心力已轉向宗教
想想這些年累積了一些教學經驗 及對社會現況的觀察 下一代有許多潛藏的能量等待被挖掘 我輩的使命就是為下一代創造更多好的機會
曾對朋友說過 我連自己學校每學期上門的學生大都婉辭了(每週只教一二 最多臨時到三) 還會有心情體力去教別的學校嗎
將來退休後去鄉下教小提琴是夢想之一
前幾日與同行朋友交談此計劃案 也聊到動機 我大概是這麼說的 如下
由於我的特殊境遇 讓我的想法逐漸轉型 從十多年前很想積極做為 到經過黃金時期 再到解散又重組時期 以及逐漸看淡時期(目前雖已是後段時期 但面對學校的弦樂團 仍是很盡本份的付出)
這十多年的經歷最特殊的地方在於 我感受到的是學校始終對音樂老師的不夠重視 不夠尊重…(以前文章論述很多了 沒有誰是誰非 誰該做或不該做什麼 該不該挺誰的問題 一切都是宿命安排 我剛好遇到這方面想法還沒到位的大小主管們而已 或許打哪天他們的人文思維不同了 啟發更多了 會有不同做為吧…)
至於為何會有這樣遭遇 我想整個社會潮流所趨 大眾人文素養越來越淡薄 在教育場域裡 較速成較浮面的事物 容易得到較多關注 反之亦然…這應該是主因吧
我何其有幸 剛好是遇到這種潮流率先示範區 我的學校曾是本市最大(目前排名第二)同事最多 是社會整體的縮影 什麼層面思維的人物都有 大小主管們對於人文 特別是音樂方面是否有願景有視野有策略…顯現在對於像我這樣的專業音樂老師尊重的程度 很顯然的 我的運氣不佳
(換個角度想 運氣夠佳 有磨練機會 從佛學思惟 這是消業啊 感恩啊)
幾年來我從努力付出單純往前衝 到短暫幾年名利雙收 忘了週遭部分人士的眼紅 到疑惑人性 到因清楚而釋懷 到逐漸放下…原本想說再過四.五年就退休了 光靠退休金都能讓我這種欲求不多的人過得很自在愜意了 幹嘛再去衝衝衝呢 方法多得是啊 不在難 在於為不為
前陣子又想到人生價值意義的事情 想想我這樣的能力與經歷 對這片土地、下一代們能做出什麼貢獻呢
談到能力 我不是一流頂尖的音樂家及提琴教師 或許二流都還不夠格 不過要以經濟的方式教出本地較重要的音樂比賽前三名是足夠能力的 有歷年的成績可查 當然也要家長願意努力栽培
除了拼經濟的欲望低落之外 我還能做啥更有價值的事兒呢
某日做完早課之後 突然有個靈感 於是有了這個計畫草案
能成當然最好 有更多人參與此音樂教育工程 能惠及更多人
沒有下文的話 也無所謂啊 我更能清心自在 還是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
希望此計劃有機會得能人參考拿去發揚光大 這計劃還需要很多專業人士才能完成 我大概不太適合當組織成員 或是創始成員 最多當個顧問諮詢者的角色 提供天馬行空的看法而已~~
留言列表